第(2/3)页 “还不是那苏谨又寄来什么狗屁家信,说什么盖房子的事!你说这不是劳民伤财之举吗?” 一听到是苏谨上策,黄子澄顿时来了兴趣。 虽然苏谨和他们政见不一,但是其人在经济之道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。 听到苏谨又提出盖房子的事,黄子澄赶紧问道:“殿下,那苏谨具体是怎么说的?” 朱允炆耐着烦躁,将事情复述了一遍。 黄子澄听后默然不语,低头沉思。 他是洪武十八年的榜眼,先入翰林,后进编纂,为官自认十分清廉。 对于弄钱的小道,他本人没什么兴趣,但是现在... 黄子澄沉思良久,忽然眼睛一亮:“殿下,臣想到了!此事大有可为!” 朱允炆一愣:“黄师傅此言何意?” “殿下,您说陛下现在最惦记的是什么事?” 朱允炆想了想:“北伐?” “对啊!” 黄子澄一拍大腿:“自从苏谨拿出那新武器,陛下心心念念的就是北伐!可北伐最需要的是什么?” “武器、兵马、粮草”,朱允炆虽不喜欢动武,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。 “不错,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草!” 黄子澄站起身:“正所谓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!苏谨为什么能获陛下信赖?还不是因为他擅长经济之道?” “可是师傅,你们不是教我‘兵乃不祥之器,擅动刀兵乃祸国殃民之举,不宜穷兵黩武’吗?” “此一时彼一时也”,黄子澄笑道: “如今是您登上龙位最关键的时刻,当行权宜之事。” “殿下您想想,若是三皇子登基,以他对苏谨的信任,大明以后还不是处处战火?” “所以,咱们现在不过是虚与委蛇,暂时的牺牲罢了!” 听到涉及皇位,朱允炆顿时来了精神:“老师,您详细说说。” “此事简单。” “苏谨的与民贷房之策,其实还是颇有道理的。” “此举不仅有利民生,且可以带动地方经济,实乃大大的良策!” 朱允炆一听就不乐意了:“说来说去,难道要本宫去支持苏谨吗?” “不,殿下您会错老夫的意思了。” 黄子澄笑道:“殿下您想想,此事他苏谨做得,难道您就做不得?” “您可别忘了,您身后可是站着无数浙东官员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