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摆渡”,是用船渡人过河的意思。 “我”渡的不是别人,只是我自己。 “我”以偷渡的形式,来到忘川河,企图以弹琴忘记他,这是不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大笑话呢? 当烦恼能开出一朵莲,这是一个极富动感的双向比喻。 “莲”是圣洁的,在佛语中代表修行后的涅盘重生。 开出一朵莲,即说将烦恼拂去。 莲花开自淤泥,自然地将烦恼巧妙地比喻成淤泥。 一次修行,其实就是一次生命的绽放。 “当烦恼能开出一朵莲”的时候,说明“我”已经快完成了修行,这中间又经过了多少痛苦和曲折? 莫停歇,给我杂念修行讲究心如止水,可偏偏在最后关头,“我”却后悔了。 “我”祈求着给我杂念,不要忘记他,而且希望这种杂念“莫停歇”,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笑话? 左手指着月,右手取红线。赐予你和我如愿的情缘。 “我”修行成功了吗? “我”忘记他了吗? 没有。 反而“我”的思念更重了。 一个“你”字,突然拉近了“我”和他的距离,将“我”的感情更深化了一个层次。 于是,左手指着月亮,祈求月老赋予“我”能力,右手则取过月老手中的红线,将“我”和他的姻缘绾在一起。 “如愿”二字,既说明了“我”爱的真挚和浓烈,也表明这只是“我”的愿望罢了。 月光中,你和我。于是“我”进入了幻想,月光中,你和“我”……终于依偎在一起。 左手化成羽,右手成鳞片。 某世在云上,某世在林间,这句词应是全词最美的一句了。 “羽”,即羽毛,对应下句“云上”,应为鸟。 “鳞片”对应下文“林间”,应是蛇。 在某一轮回,“我”变作了鸟,飞在云上;在某一世间,“我”变成了蛇,游走林间。 无论是鸟,还是蛇,在人的眼界里,都是卑微的存在。 到这里,我们终于知道女主人公是个女妖,她的卑微流露无疑,而她的所爱在尘世间高贵的存在,“我”永远触不可及。 愿随你用一粒微尘的模样,在所有尘世浮现。 “我”只愿能跟随你,能看着你就好,哪怕是一粒微尘样子,哪怕你从不在意,无论海角天涯,“我”都愿追随你,陪伴你。 我左手拿起你,右手放下你,合掌时你全部被收回。心间一炷香,你是我,无二无别。 全词到这里突然出现了语言,情感终于达到了高潮,不再隐晦。 一边拿起,一边放下,当拿起也放下的同时,你就存在于“我”的心里,你与“我”,本就一体,无二无别,这也许就是爱的真谛吧。 全词的情感终于在这里得到了升华。 这两句也极具画面感:“我”在佛前,拿得起,放得下,只是当双手合什时,却发现心口炙热。 给佛祖的“一炷香”是感谢,还是释然? 我们不知道。 我们惟一确定的是,“我”终于不再执著于厮守,不再纠结离别。 纵观全词,采用对立统一的写法,生动形象的比喻,字句简练,营造出朦胧的主人公和她那渺远的爱情。 佛语的杂间让词意更加灵动,层层递进。 全篇没有一个”爱“字,却句句写出了爱情的曲折和美好。 左手指月这首歌,期许的是一场渺不可及的爱情。 以及祝愿在一起的恋人们,相互珍惜,希望他们有情人成眷属。 夏雨桐忽闪着如水的眸子,偷偷的看向了庄雷,他内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?...... 第(3/3)页